我有點怕抹茶的味道,
家人也不吃抹茶,
所以我做的點心幾乎沒有出現過抹茶口味。
前陣子從朋友那裡得到一些抹茶粉,
給我試試看做抹茶棉花蛋糕,
我喜歡清爽一點的蛋糕,
所以平常習慣使用植物油製作棉花蛋糕,
為了要掩蓋抹茶味,
我特地把植物油改為奶油,
並添加了一些奶粉,
想要用濃厚的奶香味平衡淡化那股抹茶味,
家裡剛好有蜜紅豆,順便加進去,
因為抹茶和紅豆是好朋友呀~
我覺得成品味道不錯耶,
我不太敢吃抹茶,居然可以一口接一口吃光光,
看來抹茶也沒那麼可怕嘛:)
材料:
燙麵糊
1.低筋麵粉35g
2.抹茶粉3g
3.奶粉15g
4.奶油40g
蛋黃糊
1.蛋黃3個
2.全蛋1個
3.牛奶50g
蛋白霜
1.蛋白3個
2.砂糖50g
3.檸檬汁或白醋1/4小匙(可省略)
配料
1.蜜紅豆50g
2.低筋麵粉適量
<製作方法>
1.把低筋麵粉、奶粉、抹茶粉先混合在一起,過篩備用。
2.做蛋黃糊。把3個蛋黃、1個全蛋、牛奶全部放在一起,攪拌均勻備用。
3.接著把奶油塊放入乾淨鍋子裡,用小火慢慢加熱溶化。
4.煮到出現大泡泡就可以關火了。
5.立刻把過篩好的低筋麵粉和抹茶粉倒入,迅速攪拌均勻。
6.攪拌好之後,看起來是團狀的。
7.等稍微降溫後,把剛才做好的牛奶蛋黃糊倒入,不要等到完全降溫才倒,需要還有熱度時就趕快倒入,不然之後烤好的成品容易出現分層狀況。但是燙麵團還很熱時也不能倒牛奶蛋黃,否則一倒入就被煮熟變蛋花湯,這個部份需特別留意。
8.攪拌均勻成為滑順無顆粒狀態後,先放在一旁備用。這時的麵糊最好是還有點溫度,不宜完全冷卻,在和蛋白霜混前最好一直有點熱度,所以等一下打蛋白霜時務必動作快速,才不會讓麵糊放太久放到冷掉,萬一裡面的奶油凝固,成品就容易失敗。
9.接下來打蛋白霜,把冷藏過的蛋白先打出粗泡沫,加入檸檬汁或白醋,再分三次加入砂糖,打成濕性發泡(蛋白霜尾巴呈現小彎勾狀)。打完蛋白霜後,可以開始把烤箱預熱,攝氏180度預熱10分鐘。
10.挖出1/3份量的蛋白霜到抹茶麵糊裡,輕柔快速拌勻,速度要快, 避免過度攪拌而消泡。
11.拌勻後,再挖取一份蛋白霜進來拌勻,然後把這些麵糊全部倒回去剩下1/3蛋白霜的那個鍋子,輕柔快速攪拌均勻,這樣就完成蛋糕麵糊了。
12.做好蛋糕糊之後,馬上把蜜紅豆放入一個深碗,然後倒入適量的低筋麵粉,仔細抓勻,如果麵粉不夠就再加,直到蜜紅豆表面都包裹了麵粉為止,餘的粉就拍掉不要了。這麼做可以讓蜜紅豆放入蛋糕糊裡面不會全部沉澱到底部。
13.先在模子裡倒入一半的蛋糕麵糊,用力震出大氣泡後,再把紅豆粒撒上去,最好分佈均勻仔細撒在表面,不要一整砣全部丟下去,這樣才不會全部沉到底部,撒好後就把剩下的蛋糕麵糊倒入並蓋住紅豆,完成後就不要再做震氣泡的動作,以免把紅豆全部震到底部。
14.蛋糕麵糊倒入模子後,如果沒有深烤盤,可以找個有深度的耐熱容器注入滾燙熱水,至少要淹過模子2公分高,再放在烤盤上進去烤 (如照片圖示)。預熱完後就可入烤箱,以170度烤10分鐘,再調成150度烤45分鐘,烤好後以竹籤插入蛋糕,竹籤上沒有沾黏東西就完成了。
15.烤好後先不取出,在烤箱裡悶五分鐘後再拿出來,直接放在架子上冷卻就可以了,完全冷卻後,有成功的蛋糕會內縮一點點,這時就很容易脫模。冰過更好吃!
16.我覺得用奶油做的棉花蛋糕,感覺比用植物油做的紮實些,但是大致上還是偏輕柔鬆軟的,而且味道比較香,蜜紅豆跟抹茶真的是絕配,果然很有日本風,很棒。但是紅豆粒怎麼全部掉到底下了,我上次做紅豆棉花蛋糕的時候,也是這樣處理,紅豆有乖乖待在中間耶.....反正是自家吃的,就不管它了,哈~
17.同場加映:這個是之前用相同配方做的,但是成品變成類似魔法蛋糕的模樣,原本以為失敗了,吃了一口後卻發現還蠻好吃的,只是我真的很疑惑為何只是把植物油換成奶油就變這樣,後來又再試做一次才成功。我認為奶油的溫度或許是重要關鍵,因為我確定沒有攪拌不均的問題,就如同上面我在步驟 7和 8裡提到的那樣,如果也有相同問題的人,或許可以參考看看,有可能是奶油和溫度的關係造成的。
*使用模具為6吋"非不沾"圓模,模子裡面不用抹油,如果烤模是活動底的,就要在模子外面包一層鋁箔紙防進水。也可以拿烤肉用的那種圓形鋁箔盤取代鋁箔紙,只需把模子放入鋁箔盤就可以防水了。
*烘烤中途最好不要開烤箱,所以熱水的量一定要放足夠。
*如果喜歡抹茶味重一點,可以增至5g,也可把奶油改為植物油,這樣更能凸顯抹茶的氣味。
本食譜亦有刊登於愛料理:
https://icook.tw/recipes/164711